2024-09-11 观看599 次
这里是由会东发布推出的《跟我学讲普通话》栏目。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内容是《习近平著作选读》(第二卷)的第三十三节。我是今天的领学主播邓怡,在今天的学习中有以下词语,受本地方言影响比较容易读错,请大家特别注意,现在我带领大家先认识这些词语。
接下来的时间,就请大家一起跟我来朗读吧。
《习近平著作选读》(第二卷)
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
(二〇一七年十二月十八日)
关于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
推动高质量发展,就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,这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。实现这一战略目标,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,坚持质量第一、效益优先;牢牢把握工作主线,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;牢牢把握基本路径,推动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;牢牢把握着力点,加快建设实体经济、科技创新、现代金融、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;牢牢把握制度保障,构建市场机制有效、微观主体有活力、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。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、制定经济政策、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,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、政策体系、标准体系、统计体系、绩效评价、政绩考核,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,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。
当然,在我国这样经济和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,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不容易,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实现。我们必须跨越非常规的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特有的关口,特别是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、精准脱贫、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。我们必须跨越常规性的长期性的关口,也就是要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、优化经济结构、转换增长动力,特别是要净化市场环境,提升人力资本素质,增强国家治理能力。第一个关口特别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关口过不去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会失去前提条件。第二个关口过不去,提前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就会落空,当然也就会影响到我们确立的到本世纪中叶的发展目标。因此,全党要坚定跨越关口的紧迫感和责任感,统筹做好跨越关口的顶层设计,把各项工作做好做实。
我还要强调的是,党的十九大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提前了十五年,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发展成就超出预期,同时也充分考虑了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。作出这种安排,是实事求是的、符合实际的,要脚踏实地干,绝不是要掀起新一轮大干快上,更不是要搞什么“大跃进”。形势越好头脑越要清醒,把握好实现长远目标和做好当前工作的关系,蹄疾步稳向前推进。
决战决胜脱贫攻坚
(二〇一七年十二月——二〇二〇年十二月)
一
过去几年,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。各方面都行动起来了,社会大扶贫格局基本形成。同时,也要看到,脱贫攻坚越往后,剩下的越是难啃的硬骨头。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,就可以解决传统意义上讲的“绝对贫困”,这在国际上也是一个高标准,能够确保兑现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,同全国一道进人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。各地一定要按照党中央确定的脱贫目标,既不能降低标准,也不能吊高胃口。
二
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,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。一诺千金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各省区市党政一把手向中央签军令状的,只有脱贫攻坚这一项工作。各级党政干部特别是一把手,必须增强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,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亲力亲为抓。
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,欢迎您留言与我们互动,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学习服务。下期节目我们再会!
编辑|郑在朝